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

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

在化学实验中,标准溶液常用 mol·L -1 表示其浓度。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。

1.直接法

准确称取基准物质,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。例如,需配制 500mL 浓度为 0.01000 mol·L -1 K 2 Cr 2 O 7 溶液时,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 K 2 Cr 2 O 7 1.4709g ,加少量水使之溶解,定量转入 500mL 容量瓶中,加水稀释至刻度。

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。例如,光度分析中需用 1.79 × 10 -3 mol·L -1 标准铁溶液。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 10mg 纯金属铁,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,因其量太小、称量误差大。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,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。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( 99.99% )金属铁 1.0000g ,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 30mL 浓盐酸使之溶解,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,用 1mol·L -1 盐酸稀释至刻度。此标准溶液含铁 1.79×10 -2 mol·L -1 。移取此标准溶液 10.00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,用 1mol·L -1 盐酸稀释至刻度,摇匀,此标准溶液含铁 1.79×10 -3 mol·L -1 。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,原则上只稀释一次,必要时可稀释二次。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,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。

2.标定法

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,可先配制成溶液,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。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,一般先配制成约 0.1mol·L -1 浓度。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,一般只要求准确到 1 ~ 2 位有效数字,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,加入的溶剂(如水)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。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,一切操作要求严格、准确。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,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。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,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、移液管、滴定管准确操作,不能马虎。

本文信息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文章,不保证所有信息、文本、图形、链接及其他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,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。如您(单位或个人)认为本文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。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。法律上有相关解释的,以中国法律之解释为基准。如有争议限在我方所在地司法部门解决。谢谢。